拾贝造梦 “钿”亮青春 | yl88858永利集团团委顺利开展海洋非遗文化大讲堂

为深入挖掘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推动非遗在高校思政教育与青年成长实践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025年11月13日,yl88858永利集团团委于定海校区教学楼3357组织开展“拾贝造梦 ‘钿’亮青春”海洋非遗文化大讲堂。本期课程特别邀请定海区居山小院、青瑾造物社非遗传承人叶子老师主讲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舟山螺钿镶嵌制作工艺。学院第十七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全体学员参与课程,沉浸式感受螺钿镶嵌工艺的文化魅力。

yl88858永利集团团委副书记施辰阳与定海区居山小院、青瑾造物社非遗传承人叶子共同为“大学生非遗文化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揭牌。这标志着海洋非遗文化将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中实现更加深度的融合与拓展,为青年学生搭建起参与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常态化实践阵地。

叶子老师围绕历史源流、工艺演变等方面,带领青马班学员回顾了舟山螺钿镶嵌工艺跨越千年的发展脉络,让学员们对这门融汇海洋文化与匠心技艺的古老非遗有了更加系统而立体的认识。随后,她从贝壳选材、纹样设计到打磨、镶嵌等核心工序,全面拆解螺钿制作的完整流程,让同学们在细腻生动的讲解中直观感受到“片片贝光成华彩、寸寸雕琢见匠心”的工艺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海洋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兴趣与思考。

讲解过后,学员们立刻投入实践,在非遗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拿起贝壳片,小心翼翼地开启了螺钿镶嵌初体验。大家对照纹样模板,专注筛选适配的贝壳,仔细打磨边缘弧度,耐心调整镶嵌角度,指尖起落间满是认真。遇到难题时,学员们或相互探讨技巧,或向老师请教方法,课堂上弥漫着浓厚的创作氛围。当一片片彩贝在发夹、发簪、胸针上逐渐拼接成精美的图案,看着贝壳在光线下折射出温润璀璨的光泽,学员们脸上洋溢着成就感。

本期课程进一步强化了青马学员对海洋非遗文化的情感认同与价值理解,在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的结合中,引导同学们真正走近传统工艺、感悟匠心精神。通过沉浸式体验,大家不仅掌握了螺钿镶嵌的基本技法,也在亲身创作中体会到非遗背后所蕴含的耐心、专注与守艺之美,为今后参与非遗保护、文化传播和创新实践奠定了更坚定的信念与更深厚的兴趣。